据XM外汇官网APP报道,中信证券中信证券发布的趋势切低研究报告指出,市场的投资走势决定了资金的行为,而资金的还高行为又影响了行业的上涨结构。历史数据显示,策略依靠增量流动性推动的中信证券市场行情中,领涨行业通常高度集中,趋势切低而非高切低轮动。投资资金更倾向于追逐高共识品种,还高而非在低位品种中探寻变化。策略7月份的中信证券市场表现亦证实了这一观点,行业逐步聚焦于趋势性品种,趋势切低高切低模式则显示出低效。投资
中信证券的还高主要观点包括:
在依赖增量流动性的行情中,领涨行业往往持续集中。策略复盘过去15年内7轮增量驱动的行情发现:
1) 一旦板块形成共识,其强势表现会持续到行情结束;
2) 强势板块的结束时点通常晚于中游行业,高切低特征不明显;
3) 领涨行业相对于中游及低位行业的超额涨幅几乎在整个行情中持续扩大,说明高切低策略的终结并非市场的主流,反而是聚焦强势行业,提高估值。
资金的追逐主要体现在短期的高效利用,而非长期的投资回报。在当前环境中,与宏观经济关联度低、关注度高、估值空间较大的行业并不多,AI、创新药和资源类行业具备这些特征。某些依托短线炒作的板块,如基建,缺乏持续性,容易在面临分歧后迅速回落。相关政策动向更倾向于支持长期发展,例如育儿补贴和反内卷政策,均显示出引导长期市场的意图。
投资者需要关注“十五五”规划及相关行业的长期产能扩张等细则,以期获得稳定的供需关系预期和可量化的投资线索。在限于当前资金高效追逐与长期逻辑脱节的背景下,低位品种的短期回升可能乏力,市场将以高共识品种为主旋律。
7月市场逐渐聚焦,表明高切低策略效率低下。
7月份,板块表现差异显著,强产业趋势的板块如创新药、人工智能和稀有金属领涨,通信ETF、创新药50ETF和稀有金属ETF的涨幅分别为20.4%、16.9%和15.4%。反内卷相关板块则出现较大回落,特别是借助市场回忆的涨价主题,煤炭ETF全月涨幅为5.1%,但月末回撤达8.2%。
对于高切低策略,投资者必须及早进入并及时兑现,以免月末时与强势品种拉开差距。从基本面来看,反内卷中利润回升最显著的是钢铁,钢铁ETF月收益为16.1%,回撤仅有5.4%。即使在存量市场转变为增量市场中,资金仍表现出理智,流动性不足以推动缺乏逻辑支撑的低位品种持续上涨。
增量流动性近日出现放缓,市场表现需降温保持稳定。
近日,公募主动型基金在6月之后开始净流出,估算新发扣除存量净赎回约为251亿元。尽管如此,仍有部分单体规模超过20亿的新产品发行。与此同时,主动型公募产品两周内的净赎回率明显下降。横向看,宽基ETF自7月以来净流出达893亿元,可能是保守型机构获利了结的结果。
重点关注的五大方向:
1) AI:其北美链短期内能否成功过渡到国产链尚存不确定性;但产业趋势的强劲推动了板块短期涨幅。
2) 创新药:大型企业相较于2020-2021年的估值仍有差距。与恒瑞医药及GSK的合作协议可能会继续支撑板块。
3) 资源股:目前仍是基本面与估值匹配良好的领域,供应受限与需求缓慢增长的背景下,短期涨跌较为剧烈,但长期稳定上行趋势未变。
4) 恒科:虽然短期内表现相对虚弱,但适合长线资金的布局,依托于政策与科技发展动力。
5) 科创板:在分层后,市场对科创板的预期改善,这为后续半导体领域补涨提供了机会。
风险因素:
中美科技与贸易摩擦加剧;国内政策的实施效果及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海内外宏观流动性收紧超出预期;俄乌和中东局势进一步升级;房地产库存消化不及预期。